笔趣阁
会员登录
首页 >其他类型 >狂妄太子:我不是储君谁是 > 第11章 难以为继

第11章 难以为继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不只是名字,官职籍贯也都标得清清楚楚。

其中不乏有梁易比较熟悉的名字。

其中官职最大的是吏部尚书来臣俊,和户部尚书严之书,皆为当朝从一品大员。

剩下的人分布在朝堂的各个位置。

兵部左侍郎、工部右侍郎、刑部司务、礼部的几个郎中,六部一个不剩。

甚至是大理寺的大理寺少卿,鉴查院左右御史。

就连五军都督府和京兆府都没有幸免。

看着密密麻麻的名字,梁易眉头紧皱。

这些要是追查下来,上京还不杀得人头滚滚。

现在看来,朝廷居然还动不得这里面的大鱼。

果然,在梁易将奏章还给周帝之后,楚孟德忧心忡忡的对周帝行礼说道:

“陛下,此次贪腐案牵连之广实在闻所未闻,若是要深究的话……”

楚孟德没有继续说下去,但意思在场所有人都懂。

朝廷中基本上所有叫得上名字的部门基本都有人参与,若是全部一查到底,那么朝廷连一天都运转不了。

法不责众,就是这个原因。

就目前这个情况,朝廷最重要的是维持稳定,。

先只抓几个典型敲山震虎,等这段艰难的日子过去之后再慢慢清算。

这个道理周帝也懂,可是那些人贪墨的不是别的,而是整整两百五十万石赈灾粮。

现在天灾四起,灾民遍地,若是没有这些粮食,不知道能不能熬到秋收之后。

就算能熬到秋收之后,可是就如今的情况来看,淮南、中原等几个产量区今年怕是一粒米都没有。

仅仅靠蜀地和关中,是养不活这么多人的。

汪得水也非常的焦急。

三公之中,他是最直接了解到人间疾苦的。

如今上京接收了十八万的难民,一直靠着国库中的陈米吊着命。

义赈司施的粥越来越稀,眼看就要撑不住了。

每天都有人死去,每天都有人闹事。

现在还能活,没几个人愿意跟着闹事,要是哪天把他们的那碗稀粥也断了,那后果不堪设想。

现在朝廷陷入两难的境地了。

要么一查到底,杀得几万人人头滚滚,朝廷停摆,国家灭亡;

要么只拿几个小虾米,维持住大局,十几万饥民等着饿死。

周帝感觉自己的的头又开始痛了起来。近身战兵

他缓缓转过头看向梁易,面上有些无奈。

“知道为什么你在朝阳殿上的方针无法实施吗?抄家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抄的。”

“这天下不仅仅是寡人的天下,更是士大夫、豪族的天下。”

“皇帝死了可以换,皇族没了就改朝换代,只有这些士大夫、豪族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主宰者。”

梁易默然的点点头。

这一点,他确实没想到,朝廷势力盘根错节,平时要罢免一个四品的通政都能牵一发而动全身,更别说要抄两个尚书的家了。

朝堂之中,大多数官员都出自士族,就算不是世家子弟,背后也会有豪族的身影在做支撑,除了三公。

三公之中,楚孟德是寒门子弟,汪得水家中时代为农,凌子期出生行伍,皆是周帝亲手提拔,在周帝还是潜龙之时就已经辅佐多年。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 [简体版]
(本章节第1页/共2页)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